人民網北京2月25日電(董童)全國人大代表、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主任王雅麗在25日召開國家衛健委新聞發布會上指出,在醫療保障方面,山西省實行“三保險、三救助”保障政策,建立起基本醫保、大病保險、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四重防線。讓貧困戶不會因為“沒錢看病、看不起病”而延誤甚至放棄治療。
王雅麗介紹,山西省委省政府以建立分級診療制度為抓手,在全省范圍推行了“縣鄉醫療衛生機構一體化改革”,整合縣域醫療衛生資源,成立獨立法人實體醫療集團,形成縣域緊密型醫共體,實現了“縣級強、鄉級活、村級穩、上下聯、信息通”,盤活醫療衛生資源,暢通分級診療渠道,提升醫療衛生服務能力,促進健康扶貧工作。
目前,山西大病救治的病種數已經達到31種,像食道癌、結直腸癌以及兒童白血病、終末期腎病等都納入了集中救治范圍;慢病簽約服務管理,山西省推行“1名村醫+1名鄉醫+多名縣級醫院醫生”的“1+1+X”家庭醫生簽約團隊模式,開展慢病綜合防控。在醫療保障方面,山西省實行“三保險、三救助”保障政策,建立起基本醫保、大病保險、商業補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四重防線,農村貧困住院患者醫保目錄內費用由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報銷75%,同時享受“136”封頂保障政策,即貧困戶在縣域內、市級、省級住院,個人年度自付封頂額分別為1000元、3000元、6000元;醫保目錄外的費用有補充醫療保險按照85%的比例進行報銷,同時醫療機構按照縣、市、省的級別,分別執行“15%、20%、30%”的控費紅線,貧困群眾平均住院報銷比例能夠達到90%,再配合上“先診療后付費”和“一站式”結算政策,讓貧困戶不會因為“沒錢看病、看不起病”而延誤甚至放棄治療。
在談到縣鄉醫聯體建設過程當中,如何保障真幫扶而不是偽下沉時,王雅麗表示,以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為例,和南京鼓樓醫院的教授簽署協議,定期邀請專家到大同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技術指導,方便老百姓能看得上病。當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后,需要往下級醫院轉診,縣級醫院出現不能治療疾病時,及時轉給我們地市級醫院,實行雙向轉診,首先服務的是老百姓,在各級醫院之間也有互利互惠。